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重要资讯|国产大豆食用消费增长潜力将持续释放
最新动态
重要资讯|国产大豆食用消费增长潜力将持续释放
2024-11-05
10
韩一军 潘怡(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饮食也在不断丰富,已经在由“吃饱”全面向“吃好”转型,不少食品的人均消费量都在快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均大豆摄入量仍显著低于健康膳食推荐水平。三年疫情使得广大城乡居民营养健康饮食认知不断提升,也客观带动了国产食用大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性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快形成,国产大豆食用消费潜力已经开始并将持续释放。
一、近年来国产大豆消费稳步增长,品类丰富、特色明显
(一)国产食用大豆消费稳步增长,年均增速为3.4%。
由于国产大豆相对蛋白质含量高,进口大豆价格低且出油率高,我国大豆市场逐渐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即以国产大豆为主的食用加工市场、以进口大豆为主的压榨加工市场。
随着居民对营养健康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大豆及其制品的多样化发展,近年来大豆食用消费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数据显示,预计2023/24市场年度我国大豆食用消费量达到1535万吨,较疫情前的2018/19年度增加282万吨,增长22.5%,年均增速为3.4%,占大豆消费总量的比例由12.2%提高至15.0%。
(二)中国豆制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类不断丰富。
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更多的人认识到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价值,豆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1421亿元,较上年增长3.1%。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细分,我国豆制品逐步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具体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
以豆腐、豆花为代表的生鲜豆制品,能满足卫生健康饮食需求,市场份额约52.6%。
二是
以豆奶、豆浆及豆浆粉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饮品,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植物蛋白的养生优势,市场份额约31.6%。
三是
以各种口味豆干为代表的休闲豆制品,具有风味独特、口感丰富、性价比高等特征,市场份额约15.8%。与此同时,以大豆冰激凌为代表的冷饮豆制品、以组织蛋白为代表的大豆蛋白制品、以大豆肽和大豆磷脂为代表的保健食品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三)区域性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出现,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度。
随着民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以及消费结构的提升,豆制品行业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出现了一批区域性、行业性较强的品牌,如区域性企业品牌有北京“白玉”、上海“清美”、杭州“祖名”等,产品品牌有“维维豆奶”、“Vitasoy维他奶”等,打造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度。
二、未来国产大豆食用消费增长空间大,潜力将持续释放
(一)我国人均大豆摄入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健康膳食推荐水平相比增长空间巨大。
大豆伴随国人数千年,也是“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构成之一,但目前我国2/3以上的居民未达到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2岁以上幼儿每周食用大豆35-105克,4-13岁儿童青少年每周摄入105克(相当于每天15克),14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每周大豆摄入量105-175克(相当于每天15-25克),65岁老年群体每周大豆摄入量105克。但是,我国人均大豆摄入量显著低于推荐值,根据《豆奶营养健康与消费共识》,我国居民食用大豆每日摄入量仅10.3克。以每日最低推荐摄入量15克为基础,在不考虑加工损耗的前提下,我国食用大豆年需求量至少有50%的提升空间。
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对豆制品消费尤为不足。根据《豆奶营养健康与消费共识》,我国3-5岁儿童平均每日大豆摄入量仅为4.4克,不足推荐摄入量的三分之一,6-11岁儿童摄入量为7.9克。建议在学校营养餐中按比例加入毛豆、豆腐等豆类食品,将豆奶纳入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引导中小学生群体形成豆类食品的消费认知和消费习惯。
(二)大豆制品加工水平总体偏低,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有力拓展豆制品消费空间。
豆制品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市场参与者众多、加工水平总体偏低,随着消费者对豆制品的需求从单一的生鲜食品向更多元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加工企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创新产品研发。
一方面
,我国居民对新鲜食品的需求增加,促进了短保质期生鲜豆制品加工工艺技术升级,加快了生鲜液态豆浆品牌培育进程;
另一方面
,休闲类豆干食品市场活跃度高,休闲豆制品企业更加注重产品风味、包装等多样化创新。
加工技术提升、产品多样化创新带动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行业集中度提高,将有力拓展豆制品消费空间。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2023年我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的总投豆量192万吨,较2018年增加34万吨,年均增长率4.0%;销售额368亿元,较2018年增加134亿元,年均增长率9.5%。
(三)民众认知仍有提升空间,加强大豆科普宣传力度将持续释放豆制品消费潜力。
大豆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已经被全球各地大量研究和科学数据所证实,但广大城乡居民对此认识仍有不足。近年来,国家正借助“全民营养周”、“全国学生营养日”等,持续开展关于大豆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的系列宣传活动,号召形成“餐餐食豆”“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每天两杯奶,豆奶和牛奶”等健康饮食习惯,显著提升了健康豆制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批准(全球已有14个国家批准)并在《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中发布了“大豆蛋白健康声称”——“每天摄入含25g大豆蛋白的食品,可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也在推动大豆蛋白健康声称进入产品包装,这也将进一步提升民众认知水平,促进豆制品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
来源:中国农村网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