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市场情况
1、天气监测
降雨量:未来10天,新疆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重庆、西藏东部、云南北部、贵州西北部、海南岛及吉林东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20毫米,部分地区25~40毫米;东北部局地超过100毫米;除四川盆地、内蒙古东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6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外,我国其他大部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少。
气温:未来10天,冷空气势力增强,除新疆北部、华北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藏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由前期偏高转为偏低,西北地区东部、江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气温偏低1~3℃。
2、售粮进度
随着前期籽粒收及急于还贷的农户销售告一段落,目前吉林和辽宁两省农户卖粮的心理价位普遍在0.9元/斤以上,而黑龙江省样本点农户卖粮的心理价位则在0.85元/斤以上。整体来看,农户对价格的预期较高,普遍较实际收购价高出0.03–0.05元/斤,剩余农户普遍存在惜售情绪,多持观望态度。除非近期价格达到其心理预期,否则多数农户表示将按照往年习惯,在进入12月之后陆续销售。
3、东北产区出库价
本周基层继续惜售,供应偏紧导致东北产区贸易商出库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10-30元/吨。目前距离传统大量售粮节点尚有半个月时间,短期供应偏紧的格局难以改变。
4、北方港口
价格:本周北方港口15%水二等贸易粮主流收购价2140-2175元/吨,环比上涨约40元/吨;主流平仓价2200-2210元/吨,环比上涨50-60元/吨;鲅鱼圈平仓价-玉米主连基差14元,环比增加18元。
港口吞吐和库存:截至11月7日,北方四港港存107.1万吨,环比增加5万吨,同比下降169.2万吨;周度集港量63.2万吨,环比下降16万吨,同比下降55.3万吨;周度下海量58.2万吨,环比下降13.4万吨,同比下降30.5万吨。
5、广东珠三角港口
广东珠三角港口二等玉米报价2310-2330元/吨,环比上涨80元/吨。按照北方港口平仓价2200-2210元/吨计算,即期到货成本约2325-2345元/吨(运费70元,南方港杂+利息、损耗55元估算),即期发运利润约-15元/吨。截至11月7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结转港存45.4万吨,环比增加2.9万吨,同比增加12.8万吨;外贸玉米结转库存41.2万吨,环比增加9.5万吨,同比增加34.5万吨;进口高粱、大麦结转库存112.3万吨,环比下降8.9万吨,同比下降17万吨;合计198.9万吨,环比增加3.5万吨,同比增加30.3万吨。
发运成本持续增加,饲料厂被动提价,但采购趋于谨慎,整体成交价格偏强运行,广东港口即期发运利润继续倒挂。
根据当前船期推算,截至11月下旬,广东珠三角港口内贸玉米港存预估如下:
6、深加工
价格及到货量:本周东北样本深加工企业普遍呈现量减价增的状态,基层农民惜售,企业被迫提价促量,周环比上涨20-80元/吨;华北样本点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偏强运行,华北基层惜售情绪升温,市场粮源上市进度放缓,样本点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普遍上涨,涨幅10-60元/吨。
本周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273.5万吨,环比下降6万吨,同比下降82.8万吨;玉米周度消费138.65万吨,环比增加0.47万吨,同比增加2.72万吨。淀粉企业开工率63.48%,本周随着河北、河南、甘肃等地企业相继复产,玉米淀粉行业开工率延续升势;酒精企业开机率67.29%,河南部分玉米酒精企业复产,行业开机率小幅增加。
二、下周市场展望
本周期现货市场同步走强。现货方面,当前需求表现良好,港口及铁路发运持续将东北玉米分流至云贵川地区,加之汽运入关规模不减,整体卖压得到分散。基层农户方面,由于新粮刚刚收割完毕,普遍持观望心态,已经开始显现惜售情绪,叠加渠道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共同推动现货价格走强。期货方面,受现货持续强势影响,短期卖压逻辑难以兑现,空头陆续平仓避险,随后多头资金发力,推动期价突破60日均线。当前期现货市场相互支撑,整体展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
虽然目前多头强势,但销售季刚刚开始,从售粮进度看东北尚有8成粮源在基层农民手中,卖压逻辑暂时并未证伪,按照传统,进入12月份后基层售粮进度明显加快,届时验证卖压逻辑是否兑现。(来源:中国玉米市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