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普|粮堆的流散特性
最新动态
科普|粮堆的流散特性
2025-03-245
粮堆的流散特性:粮堆的流散特性包括散落性、自动分级、孔隙度等。这是颗粒状粮油所固有的物理性质。粮堆具有流散性的根本原因是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聚力小,不足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粮粒保持垂直稳定,致使粮油在堆装、运输、干燥和加工等过程中表现出流散特性。

散落性:粮油在自然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动成为一个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堆的散落性,粮油颗粒的大小、成熟度的差异、杂质数量的多少等都和散落性密切相关。粮油堆散落性的好坏通常用静止角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静止角与散落性成反比,即散落性好,静止角小;散落性差,静止角大。

粮粒的大小、形状、表面光滑程度、容重、杂质含量都对粮油的散落性有影响。粒小、饱满、圆形粒状、密度大、表面光滑、杂质少的粮油散落性好、反之则散落性差。不同粮油之间,上述外观特征明显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散落特性。
【小麦的表面光滑,且形状相对于稻谷更加的饱满和圆润,不过据网上说法,稻谷的密度大约为0.8克/立方厘米,而小麦的密度约为0.73克/立方厘米左右,稻谷的密度略大于小麦密度,不过综上,小麦的散落性优于稻谷的散落性,可以联系两者的静止角数据,小麦是23~38度,而稻谷是37~45度】

油菜籽粒小、呈圆形、表面光滑,其散落性比长粒形、表面粗糙的稻谷要好。此外,粮油中的杂质含量增加,其散落性会降低。粮油水分含量增加散落性也会降低,这是由于粮油水分的增加,使粮粒表面黏滞,粮粒间的摩擦力增大的结果。当粮油发热霉变后,散落性会完全丧失,形成结顶。

粮堆散落性的另一量度是自流角。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斜面上开始移动的角度,即粮粒下滑的极限角度。粮油的自流角就是粮堆的外摩擦角。自流角是一个相对的值,它既与粮粒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测试时所用的材料有关。同种粮油在不同材料上测定的自流角不同,不同粮油在相同材料上的自流角也不同。

自流角是表示某种粮油在某种材料上的滑动性能。自流角越大,滑动性能越差,自流角越小,滑动性越好。

粮油的散落性在粮油储藏、装卸输送机械及储藏设施的设计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储藏期间散落性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油的储藏稳定性。安全储藏的粮油总是具有良好的散落性。如果粮油“出汗”、返潮、水分增大、霉菌滋生,就会使散落性降低,严重的发热结块会形成90度的直壁状,完全丧失散落性。

散落性好的粮油,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流散、对于装车、装船、入仓出库操作都比较方便,可节省劳力与时间。但散落性较大的粮油堆装粮容器的侧压力也大。装粮时对散落性较大的粮油要降低装粮高度,对于散落性较小的粮油可酌情增加高度。散落性可用于确定不同粮油的堆粮线和堆垛形式,对于墙强度不够的仓房,通常采用维包散装堆放的方式。

散落性是确地自流设备的理论依据。当使用输送机输送粮油时,输送机皮带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自流角和静止角;当安装溜管和自流管时,溜筛面、自流管底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自流角和静止角,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