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粮油市场报:新疆以绿色储粮助力节粮减损迈上新台阶
2025-03-125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粮减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部署要求,科学运用绿色储粮技术创新集成,全力促进新疆节粮减损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一是推动责任落实。坚持节粮减损党政同责,自治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专门调度节粮减损工作,亲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指导,通过信息化系统定期巡查全区政府储备粮安全储存和损耗溢余等情况。目前,自治区地方事权粮食综合损耗率保持在1%以内。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将粮食储存、加工环节节粮减损重点举措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印发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主体。三是坚持标准引领。制定《鹰嘴豆粉》行业标准,规范鹰嘴豆粉储存要求;起草《新疆亚生态储粮区域划分标准》,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储粮;联合开展绿色储粮技术标准应用调研,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一是持续加强仓储设施建设。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自治区预算内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援疆资金、地方专项债等,持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2024年,实施项目16个,总投资12.07亿元,推动新建粮食收储仓容62.1万吨。二是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2024年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绿色仓储、质量追溯、机械装备提升行动”等84个项目,申请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2086万元,升级改造低温准低温仓容19.19万吨,购买质检、机械设备610台。争取自治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维修资金430万元,重点支持4个“五星级”粮库开展仓房保温隔热性能改造,提升粮食绿色仓储水平。三是全力推动建立“三增”机制。印发《自治区粮食增产增仓增储联动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积极协调中储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动建立自治区级调节储备,加大高标准粮仓建设力度,长效推进粮食节约减损。一是持续开展绿色储粮科学研究。成功申报自治区厅厅联动项目,获得科研经费600万元,开展高标准粮仓改造提升、绿色储粮技术适用性、储粮品质安全的长期监测、储粮亚生态区划分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行业专家、科研院所和涉粮企业开展理论研究,推动成果转化,赋能绿色优储。二是积极推动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综合应用屋顶架空、屋面反射涂料、聚氨酯喷涂等保温隔热技术,内环流、谷物冷却等控温技术,食品级惰性粉、储粮害虫诱捕器、多杀菌素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特别是对新建高标准仓房统一配备内环流装置,实现冬季蓄冷、夏季降温的目的。通过技术综合应用,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仓房占比达95%,政策性粮食低温准低温仓容达100%,以“保质保鲜”促进高水平节粮减损。三是建立绿色储粮技术创新试点。成立西北首家“粮食储藏”科技小院,开展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品质监测和分析预警等研究。充分发挥新疆日照时间长的资源优势,在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绿色储粮”光伏空调控温实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节粮减损提质增效。围绕绿色储粮,2024年以来,邀请国家局标准质量中心、科学研究院等28名专家来疆现场指导节粮减损工作,与武汉轻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绿色储粮技术服务;通过自治区“小组团”和柔性专家援疆等项目,争取人才发展基金80万元,用于开展绿色储粮研究。开展“粮科讲堂”和“全区仓储规范化、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自治区先后组织伊犁等5个地、州、市赴江苏、黑龙江、安徽省学习调研,优选基层4名关键业务骨干赴疆外跟班学习;阿克苏、塔城、哈密等地选派130人前往浙江、辽宁、河南等援疆省份开展业务学习,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健全节粮减损人才体系。通过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对学生、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宣传193场次,约6.8万人参加;制作爱粮节粮宣传片,在人员密集场所轮回播放;向全区手机用户发送爱粮节粮短信500余万条,在全区营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