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本身没有固定的温度。在实践中,鉴别储粮发热的基本方法是对比分析法。
1:在气温上升的季节,粮温上升速度超过气温所能影响的范围,其幅度超过日平均仓温3~5摄氏度以上。
【毛想想记忆,3与5,谐音散无,粮温继续上升,散发出热量,粮食储藏就可能要无了,所以是3~5摄氏度】
2:在气温下降季节,粮温不降或下降太慢,甚至回升。
3:背阳面粮温高于向阳面粮温
4:同一部位不同层次的粮温变化不符合正常的粮层温度变化规律,该降的反而上升。【粮堆表层和底部容易受到外温的影响,粮堆内部受外温影响小】
5:同一部位的粮温与前几次检查记录比较有突然升的现象。
6:当入仓时间,保管条件基本相同时,个别层点的粮温有显著增高的现象。
上述六种情况,都是储粮发热或有可能发热的标志,但必须说明,对暴晒的粮油和加工的热机米,未经充分冷却,粮温虽高也不能视为发热现象。
此外,有些新收获的粮油,在后熟期中,生理活动旺盛,释放出较多的水分和热量,由此产生的“乱温”现象通常也不视作储粮发热,因为这种“乱温”现象会随着后熟作用的完成而自然消失。
当我们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检测粮温时,通过储粮发热的鉴别后,当出现粮堆疑似发热的情况,必须采用人工检测粮温的方法核实。因为采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检测粮温时,造成粮温出现异常的原因除了粮食本身的温度确实异常外,还有可能
(1)测温电缆的传感器有可能出现故障。
(2)测温电缆送入粮堆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移,造成了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来源:粮食保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