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资讯|中国的小麦玉米进口预估下调
最新动态
行业资讯|中国的小麦玉米进口预估下调
2025-02-15
25
据外媒消息,专栏作家凯伦布劳恩撰文称,中国市场一直充满机遇与挑战,全球农产品出口商对此深有体会。
当中国需求强劲时,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而当需求低迷时,则可能陷入困境。
尽管2024/25年度中国玉米和小麦的库存用量比将降至近十年来最低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粮食供应商将迎来新的机遇。美国农业部周二大幅下调了2024/25年度中国谷物进口预期,考虑到中国近期在市场上的低参与度,这一调整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2024/25年度中国玉米和小麦进口量预计分别为1000万吨和800万吨,较1月份预测调低近20%,较过去四年的平均水平分别降低57%和32%。
尽管中国的谷物进口量仍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但是全球出口国可能需要适应中国降低进口的新常态。
在整个2010年代,中国玉米和小麦进口量相对较少,年均进口量略高于300万吨,仅占全球进口总量的2%。相较于中国的总需求,这一进口微不足道,当时中国主要依赖国内储备来确保粮食安全。
但是2020年中国突然大幅增加粮食进口,2020/21年度中国玉米进口激增至2950万吨,是之前进口峰值的五倍多,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这也使得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当时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仍显示中国玉米供应充足,进口需求不应该过高。但是市场普遍认为,到2020年中期,中国玉米库存已大幅下降,部分库存可能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这一迹象在大连玉米期货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2020年中期,大连玉米期货显著上涨,而且涨幅超过全球基准价格,折射出国内供应紧张的隐忧。
尽管美国对华出口数量相对有限,来自中国的需求仍然推动美国玉米出口在2020/21年度和2021/22年度达到异常高位。
但是随着中国最终批准进口巴西玉米,巴西自2023年起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中国头号玉米供应国。2022/23年度,美国对华玉米出口同比降低近50%,2023/24年度再次下降60%。2024年中国需求放缓,甚至开始影响巴西出口,巴西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比例由2023年的29%下降至6%。
相较之下,中国小麦进口规模的波动较小,但是也值得关注。2023/24年度中国小麦进口量高达1360万吨,创下32年来最高水平。澳大利亚是中国头号供应国,而美国在2024年也向中国出口了190万吨小麦。尽管中国在2022/23年度和2023/24年度是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但是2024/25年度将会降至第四位。
2024/25年度中国玉米和小麦产量均将创下历史新高,玉米库存用量比预计约为65%,小麦库存用量比约为86%。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这样的库存水平都被视为充裕,但在中国,这两项数据却均处于近十年来最低水平。作为对比,一些分析师仍在争论美国玉米库存用量比是否维持在10%才算乐观。
此外,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粮食进口产生抑制作用。分析师普遍预测,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这通常会导致农产品进口放慢。上周媒体报道称,
中国推迟进口或者转售多达60万吨小麦(主要来自澳大利亚),进一步反映出需求减弱。此外,中国2024/25年度从美国订购的玉米量极少,降至8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近来大连玉米期货价格较两个月前低点回升约13%,同期芝加哥玉米期货也出现类似涨幅,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动性。但对于全球主要出口国,
尤其是美国和巴西而言,目前可能需要回归2020年之前的策略,专注于稳固与其他主要客户的贸易关系,以弥补对华出口的下降。
近年来,中国粮食贸易已呈现 “常态化” 的稳定净进口局面。2023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6196万吨,同比增长11.7% ,第二次突破1.6亿吨。到2024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同比下降2.3%至1.58亿吨,呈现结构性调整态势。
从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看,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2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
从这些趋势来看,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未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减少进口依赖。但考虑到国内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结构性短缺问题,完全摆脱主要粮食进口国地位仍面临挑战。
中国需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粮食进口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粮食安全形势。(
来源:博易大师
)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